白茶名称首先出现于宋子安《东溪试茶录》(1064年前后),是指茶树品种叶色泛白,叫白叶茶。
宋徽宗赵佶《大观茶论》称:“白茶自为一种,与常茶不同,其条敷阐,其叶莹薄,崖林之间,偶然生出。虽非人力所可致。有者不过四五家,生者不过一二株。”熊蕃《宣和北苑贡茶录》:“至大能初,今上亲制《茶论》二十篇,以白茶者与常茶不同,偶然生出,非人力可致,于是白茶逐为第一”,是说偶然发现的茶树长白叶,采摘制成白茶,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制成的白茶不同。
福鼎白茶日光萎凋
现代商品意义的白茶,最初是指干茶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、色泽银白的“白毫银针”,于清嘉庆初年(1796)首创于福建福鼎,当时采用菜茶群体种的茶芽制成。发现福鼎大白茶等大白茶品种后,经发展产生了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贡眉和寿眉等不同白茶花色品类。白茶不炒不揉,经萎凋、烘焙两道工序加工而成,香气清鲜,毫香显露,滋味鲜醇甘爽,汤色杏黄明亮。
白茶炭焙
(选自《中华茶史》,夏涛主编,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。图片来自网络。)